滴酸·草甘膦32%适用于非耕地、果园、茶园、桉树林、荒地、公路铁路沿线等场景,尤其适合:
•大面积除草:如荒地、铁路/公路沿线的杂草防控(防除马塘、稗草、狗尾草等常见杂草);
•精准除草:果园、茶园的行间定向喷雾(避免药液接触作物绿色组织,保护果树/茶树根系);
•恶性杂草防控:对牛筋草、小飞蓬、芦苇、白茅等抗性杂草效果显著(比草甘膦单剂提高30%-50%防效)。
使用方法:
•施药时间:选择杂草生长旺盛期(2-5叶期)施药(此时杂草吸收药液能力最强,效果最佳);避免在高温(>35℃)、干旱
或大风天气施药(易导致药液漂移或蒸发)。
•药剂用量:以200g/瓶(32%滴酸·草甘膦)为例,每亩用量250-500毫升(兑水50-60公斤均匀喷雾);对多年生杂草(如芦
苇、白茅),用量可增加至500-750毫升/亩。
•施药方式:采用定向喷雾(压低喷头,加装防护罩),避免药液接触作物绿色组织;对高大杂草(如桉树头),可直接喷洒
至叶片正反两面(确保药液覆盖)。
注意事项:
•避免漂移: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(风力≤2级),喷头上安装防护罩(防止药液漂移至邻近作物,如蔬菜、水果,造成药害)。
•水质要求:使用清洁软水(如河水、井水),避免泥水或脏水(含钙、镁、铝等离子)与药液络合,降低活性。
•清洗器械:施药后用肥皂水反复清洗喷雾器(避免残留药液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)。
•抗性管理:连续单一使用3年以上可能诱发杂草抗性,建议与乙羧氟草醚、精喹禾灵等复配使用,或与其他类型除草剂(如草铵膦)轮换用。
•环境条件:低于15℃时药效降低(草甘膦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),降雨后2小时内施药需重喷(避免药液被雨水冲刷)。
优点:
•高效广谱:防除范围广(覆盖禾本科、阔叶杂草、莎草科及恶性杂草),比草甘膦单剂提高30%-50%防效;
•速效性好:比草甘膦提前1-3天见效,适合大面积快速除草;
•环境友好:草甘膦遇土钝化,2,4-滴易降解,对后茬作物安全;
•成本适中:价格低于精草铵膦(约为精草铵膦的60%-70%),适合大规模使用。
| 维度 | 滴酸·草甘膦32% | 草甘膦(30%) | 精草铵膦(20%) |
|---|---|---|---|
| 有效成分 | 草甘膦30%+2,4-滴2% | 草甘膦30% | 精草铵膦20%(L-型) |
| 除草效果 | 是草甘膦的1.5-2倍 | 基础效果 | 是草甘膦的2倍 |
| 速效性 | 提前1-3天见效 | 较慢(5-7天) | 更快(3-5天) |
| 广谱性 | 广(覆盖禾本科、阔叶、莎草科) | 较窄(主要防除禾本科、部分阔叶) | 广(覆盖禾本科、阔叶、莎草科) |
| 成本 | 适中(约为精草铵膦的60%-70%) | 低(约为精草铵膦的50%) | 高(约为草甘膦的2倍) |
| 环境影响 | 小(遇土钝化、易降解) | 小(遇土钝化) | 小(易降解) |